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热戏追踪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光荣时代》:信仰再现 新鲜表达
日期:2019-11-21 16:59:56 浏览次数:
在江苏卫视与北京卫视首轮播出大结局后,慈文传媒参与出品的反特刑侦剧《光荣时代》紧接着在广东卫视二轮播出,精彩延续,热度延续,良好的市场反馈也引发了央媒的持续关注。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题为《<光荣时代>:反特剧的新表达》文章,评价《光荣时代》重启了较少见的反特题材,再现了那个光荣年代里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责任感,给反特剧带来许多新鲜的表达。
 
\
 
在文章开篇,一组江苏卫视提供的数据十分亮眼:《光荣时代》59城平均收视率1.372%,最高1.83%,单集最高收视1.915%,首播收视率1.02%,位居全国网同时段全国第一。作为一部题材鲜见的电视剧,它的亮点在哪?《人民日报》(海外版)认为,在于“新”。
 
\
 
1949年1月到1950年,是个很特殊的时段,它跨越了从旧世界到新中国成立的时期,新旧交替的时期尽是跌宕起伏,《光荣时代》也着重表现了这一时间段的故事。
 
早些年,《光荣时代》编剧魏人、张卫华等在整理新中国公安史的时候发现,1948年4月,中共中央从各地选调干部100人,加上8名北平的党员代表,这108人经过训练班学习培训后,接管北平社会治安事宜。他们就是新中国公安系统的第一代中坚力量,所以《光荣时代》剧中的人物和故事原型大都参考这些资料而来。
 
\
 
基于原型改编的时代故事让《人民日报》(海外版)给予了“非常好看”的评价,认为“体现了这一时代特色,又把谍战、反特、刑侦元素杂糅在一起。”
 
在传统的思维里,关注警察群体的故事,主角就应该是会有“主角光环”,而《光荣时代》并没有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让观众看到了一批生动的小人物。
 
\
 
主角张译曾经表示,他饰演的郑朝阳有冷热交替的情绪变化,《人民日报》(海外版)也着重介绍了剧集以普通干警为切入点这一特色。作者通过演员的诠释,了解到“郑朝阳就是一个普通干警,有血有肉,风趣幽默,有着来自市井的狡黠和智慧,突破了传统反特剧主人公高大全的刻板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入戏。
 
郑朝阳、郝平川“欺负”女警白玲,骗她喝难以下咽的豆汁;郝平川与多爷带领新旧警察互呛声,只嚷嚷不动手;郑朝阳、郝平川跑食堂偷偷炒饭,被司务长现场抓包,直接拎着领子送进局长办公室……诸如此类喜感的片段让观众很是喜欢。而这些生动接地气的片段正体现了《光荣时代》欲用年轻化表达方式打破观众对反特题材严肃、伟光正的传统印象。
 
\
 
导演刘海波表示,联系剧中郑朝阳的性格特点及出身背景,快节奏故事与诙谐的台词不仅能让人物有烟火气,还能打破反特剧的紧张氛围。也难怪《人民日报》(海外版)用“生动、接地气”来评价《光荣时代》的故事剧情。
 
《光荣时代》的主线,讲述了郑朝阳和郑朝山这对亲兄弟代表的人民警察和国民党特务相互角力的故事。在面上其乐融融,相互关怀的两人,却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你追我赶,观众既能看到两人你来我往的比拼,又能看到亲情血缘的艰难选择。
 
\
 
这样不同于传统反特剧解谜重悬念的设置,也获得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关注。作者认为,在传统反特剧中,观众是“限知”视角,需和剧中的反特人员一起寻找蛛丝马迹,进行推理分析找出特务。但在《光荣时代》中观众却处于“全知”视角,特务不隐藏,反倒早早就被标出身份。“这样少了很多悬念和刺激,却能更好地展现敌我之间的博弈,以人物的抉择、斗争和命运来打动观众,揭示主题。”
 
不用悬疑、推理、刺激来吸引观众,而是以抉择、斗争和命运来打动观众,这也是《光荣时代》“新”的一点。
 
\
 
“希望能把各种人物都做得有深度。”是导演刘海波的人物设计想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肯定。“剧中塑造了新中国第一代警察的生动形象,也塑造了几个反派的特务形象,旁观视角令观众可以看到特务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避免了脸谱化。”
 
以真实故事为蓝本,以普通人物为切入点,以生动有趣为惊喜,以对抗和抉择为亮点,这部“不一样”的《光荣时代》不仅“新鲜”一时,还会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