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现实主义题材?
日期:2021-10-19 12:28:49 浏览次数:
【来源:三声(ID:tosansheng)

【作者:张露曦

 

国内网络文学已走过20余年。这个曾处于鄙视链底端的文学形式,在不入流的指称中,渐渐成为了文学的“主流”。

 

这一判断来自于巨大的用户规模,在今年10月中旬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4.6亿人,将近我国网名数的一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还来自于业内人士对其的承认。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霍艳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文学指的是什么?那庞大的阅读人口和创作基数证明是网络文学,网络文明正是因为它切合了当下人们的某种渴望,突显了某种时代意识而受到读者喜欢。”

 

而在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下,网文也告别了野蛮生长状态,逐步迈入规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内容尺度还是内容题材,网文都受到了更大强度的监管与引导。

 

在2018年第一届“网络文学+”大会召开之时,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便呼吁网络文学要关注现实题材,三年过去,2020年网文新增作品中,现实题材占了总量的40%。这是政府与各网络平台共同扶持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主流文化对网文的成功“收编”。

 

 

除了内容之外,网文作为一个规模达249.8亿元(《2020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数据)的产业,其产业方面的新故事也值得我们去探索。

 

自2018年免费阅读诞生之初,关于网文商业模式的讨论便变得激烈起来。免费模式是不是敲响了网文市场的“丧钟”?付费模式是不是陷入了瓶颈?二者谁能走得更久?众说纷纭。免费与付费似乎是两个极端,双方的支持者在网络讨论中各不退让。但发展到今天,关于两种模式的讨论似乎开始变得柔和,二者甚至在靠拢、融合:免费阅读平台不断通过扶持作者去找内容,而付费阅读也开始布局免费赛道去找流量。

 

不过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免费阅读的确为网文市场拉来了大量新读者。只是这种助力仍然无法阻挡网文市场发展放缓的态势。

 

 

自2019年起,网文整体的用户规模增速持续放缓,因此,网文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内容衍生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目前以网文为源头而衍生的内容,除了传统的有声书、 真人影视剧、动漫之外,还有微短剧、剧本杀等新兴内容形式出现。网文的衍生市场在不断扩大,各领域衍生内容也先后进入了“精品化”阶段。

 

除此之外,新技术也为网文带来了新内容:AI主播将小说大范围改编成有声书、AI微短剧也被开发出来。随着5G技术的更深层次运用,未来网文衍生内容的应用场景也将被极大拓宽。

 

各大网文平台还一直在探索海外市场,并纷纷完成“翻译作品出海”及“培养当地原创作品”阶段,目前正在向“打造海外文学头部企业”这一新阶段进发。

 

看似没有波澜的网文世界,其实一直都有新故事在发生。

 

 

越来越「现实」的题材

 

网文一直以“虚构”见长:玄幻、穿越、重生……甚至可以说,作者脑洞越大,题材越新奇,读者便越喜欢。也正是如此,三年前,当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在第一届“网络文学+”大会中呼吁网络文学要关注现实题材,“还有一些专家和著名的作者不太认同”。

 

理由不难猜到:网文的娱乐性一直以来都大于文学性,网文为读者打造了一个自由轻松的虚拟空间,进入这个空间,读者便可从现实抽身出来。

 

但三年过后,现实题材的网文增量却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据最新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在2020年新增的315.9万部网文中,现实题材占40%。“我原来想经过五年努力,如果网络文学有10%描写现实题材就说明网络文学应该说发生重大变化,但是要比我想象的快。”王野霏在刚刚举办的第五届“网络文学+”大会中多次提到这一感受。

 

爱奇艺副总裁、影视文学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恒也谈到,在今年的优秀影视IP作品评审会中,有越来越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涌现。 

 

这一趋势的产生离不开政府与网文平台的协同努力。

 

随着网文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网文这一文学创作形式。中国作协在2020年扶植了40部重点网络文学作品,其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带一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同舟共济、全民战疫等主题专项十余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推出“2020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首次将奖项颁给网络文学作品。《人民日报》也在前不久发表评论文章《深化网络文学现实主义脉络》。 

 

 

而这一切动作也为网文平台指明了一个方向:发展现实主义题材。阅文集团(简称“阅文”,下同)至今已连续举办了5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晋江文学城(简称“晋江”,下同)的“建党百年峥嵘岁月 2021全年向主题征文”活动也正在进行中。点众文学(简称“点众”,下同)也开展了关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的现实题材征文,其总编辑费立国还表示,接下来点众的一大重点方向便是现实题材。

 

现实题材的增多其实也为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的网文市场拓宽了道路。

 

《大国重工》开启了网文“大国纪元”,其中的工业流小说便成为了小说的新方向。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网文中见到越来越多关于土改、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发展等题材的故事。

 

 

现实题材增多、监管更严的趋势背后,反映出网文已告别野蛮生长,正逐渐走向主流,也“意味着网络文学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王虓)。

 

“网络文学已不再(只)是天马行空的穿越想象,而越来越落到现实中来,所反映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性。从生活的苦闷到人生价值的选择,更进一步启发人们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的思索。”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霍艳总结道。 

 

 

「免费VS付费」讨论依旧,但不再激烈

 

自2018年免费阅读平台兴起,市场关于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休止。这一争论在阅文换将之时一度达到顶峰。但到了现在,关于模式的争论似乎正在逐渐丧失意义。

 

一方面,免费阅读平台开始做原创,并通过扶持作者去“找内容”。

 

番茄小说(简称“番茄”,下同)连续两年在“网络文学+”大会上发布不同的作者扶持计划。今年他们发布“星海计划”,表示未来一年将加大投入,扶持番茄签约作家。

 

 

 

而据番茄小说总编辑谢思鹏所说,过去一年,他们还优化了番茄小说网的作家福利体系。除原有的签约奖励和广告分成外,平台还上线了包括帮助作者度过新手期的星火计划、帮助非热门题材获得初始投资的魁星计划等专属福利政策。

 

而在成本增加的同时,一些曾标榜免费阅读的平台也开始上线“会员免费看”模式,甚至接入付费模式。

 

另一方面,付费阅读平台也开始布局免费赛道,去“找流量”。

 

今年8月底,阅文的作者群“炸”了,原因是有不少作者发现自己稿费大幅上涨,有的甚至翻了一番。据了解,稿费增加是因为阅文免费业务某个新渠道开始结算。而在此之前,阅文的“作家助手”公布了2021上半年阅文免费侧作家稿酬情况,各收入分段的作家数量均有增加。

 

 

阅文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阅文整体免费阅读业务平均DAU(日活跃用户数量)突破1300万,环比增长30%。

 

在免费、付费都在往对方的强项奋进时,两类平台也各有暂时无法突破的利弊,作者对于两平台的选择也更具有个体性,而不再是纯粹的“好与不好”之争。掌阅科技副总经理王良表示,免费模式和付费模式未来会有统一性,这是一个融合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总结道:在未来,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融合发展,或将成为免费阅读平台竞争的关键。打破单一阅读模式所带来的困局,有利于充分挖掘作品的阅读价值,延长作品的价值生命周期,覆盖更大规模用户群体,丰富收益方式。

 

 

衍生内容走向精品化

 

网文走到现在,早已过了极速狂飙阶段。它更像是进入了中年阶段,稳健,但增长不理想。目前无论是用户增长速度,还是阅读类APP的用户使用时长在下降。在视频内容渐成主流的今天,以文字为载体的网文迫切需要寻求增长点。

 

内容衍生是网文增长点的重要方向。

 

有声、动漫、影视剧、微短剧、游戏、剧本杀……这一个个独立的领域都与网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其中很多领域早已成熟,但他们与网文的融合时间也不算太长。

 

经过了几年的内容积累之后,网文衍生各领域已先后进入了“从量到质”阶段,“精品化”成为他们的下一要求。此处以与网文衔接最紧密的有声与微短剧为例。

 

而有声离不开网文,网文也离不开有声。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的陈丹院长曾透露一个数据:目前各大网络APP中,网络文学改编的有声读物和出版物改编的有声读物的占比是7:3。《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则显示,有声读物已经成为网络文学IP改编中最重要的类型,2020年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为有声读物的数量占到了总改编数量的91%。目前在许多网文阅读应用中,也都配备了相应的有声书栏目。甚至有的阅读平台衍生出专门的有声平台,如“番茄畅听”“掌阅听书”等。

 

和网文还亲密衔接的,便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微短剧。而即便是这一新兴衍生方式,也在不断走向精品化。

 

“总体来说,做短剧的窗口期是在逐渐关闭的。”优酷短剧中心商务负责人赵悉暄判断道。他透露,在2019年-2020年前后,花50万拍个短剧很常见,一周拍完,两个月就能上线。但在2021年,如果要做一个精品剧,就要一两百万了,拍摄时间拉长到两三周,还要花三个月来制作,流程越来越正规。未来成本会更高,上千万成本的短剧也会变得很常见。“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制作流程也越来越专业化和体系化。”

 

 

 

在“精品化”的这一趋势下,各大网文平台在微短剧的动作与有声的自制策略不同,他们加大与外部的长短视频平台的合作。2020年2月米读联合快手,将平台《权宠刁妃》《河神的新娘》《国民男神是女神》《秦爷的小哑巴》等38部中腰部作品改编成微短剧,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七猫与快手、番茄与抖音、阅文与微视纷纷建立起了合作,掌阅战投微短剧制作公司等闲,而书旗小说在与优酷、芒果TV、抖音合作后,又于前不久(2021年10月11日)发布了“书旗短剧+”计划,将IP库对外开放,与MCN机构、影视公司共同开发。

 

“这个时代是网文和短视频相结合最好的时代。”快手短剧负责人于柯感叹道。

 

除了“有声”与“微短剧”,其他衍生内容的精品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在网文+影视剧模式下,爱奇艺在去年发布了“云腾计划+”,阅文发布了“三驾马车”体系。在网文+动漫方面,“风雷计划”是爱奇艺的最新动作,阅文亦推出“300部网文漫改计划”,bilibili也与晋江合作频频。

 

 

技术带来新内容

 

除了衍生,技术也为网文带来了增长点。

 

网文从诞生之初便与技术密不可分。PC阅读下诞生的付费模式,为网文打开作者端,而移动阅读下诞生的免费模式,又为网文打开读者端。

 

目前各大网文平台都在加码技术研发。在巨大的审核压力下,AI初筛极大地释放了人力。免费阅读模式下的AI推荐,其精准度也受到作者与读者青睐。

 

技术不只作为提高效率、解放人力的工具,还逐渐进入到了内容创作环节,为网文的衍生带来新内容。

 

在有声衍生方面,AI主播已经成为网文平台有声书转化的常规选择。

 

AI甚至还能在微短剧方面有所创作。在接受《三声》采访时,爱奇艺副总裁、文学事业部总经理岳建雄拿出手机展示了自家AI直接创作的微短剧,虽然剧中的人物建模与对话稍显生硬,但其受众不少,一条视频可达超10万播放量。

 

 

出海进入新阶段

 

在回答为什么网文需要出海时,晋江副总裁胡慧娟谈到:在国内各类APP中,阅读类用户时长占比在逐年下降,从前两年的7.8%左右到4.6%。“因此去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新的行业发展前景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中国网文出海近20年,网络文学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来源。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

 

截止到2021年6月,起点国际5年时间培养了近300名编辑和翻译、近19万名海外作者,上线了约17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由本土语言进行创作的原创作品超28万部,同比增速120%。点众科技也从2020年便开始布局“走出去”业务。2020点众网文出海规模11.3亿元,增长率145%,用户规模8300万人。

 

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预测,今年行业的出海规模应该可以超过30亿。他对网文出海的未来表示乐观,因为在国外用户支付习惯逐渐培养起来的基础上,苹果和谷歌未来可能也会对网文支付方面提供扶持策略,这无疑能极大促进市场的发展。

 

出海的国内网络文学企业们纷纷完成了“翻译作品出海”及“培养当地原创作品”阶段,开始向新阶段进发。目前阅文在不断打造“出版、动漫、影视、游戏等IP生态化出海矩阵”,而点众也在为“打造海外文学头部企业”蓄力。

 

不过目前网文出海还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方面是认知偏差,世界上有不少的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70年代,这或许会降低他们对我们文化产品的兴趣;另一方面是翻译质量问题,目前缺乏精通网文领域的翻译人才。

 

但总体来说,海外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有大片空间值得网文企业去探索。陈瑞卿甚至判断道:“未来网文的国际市场会是中国和韩国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