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女性剧开始去“热搜”化
日期:2021-08-09 12:23:10 浏览次数:
近期,《北辙南辕》《我在他乡挺好的》《突如其来的假期》《我是真的爱你》等女性题材都市剧同时播出,引起了观众对于“女性剧”的讨论。

故事情节是否悬浮,人物设定是否标签化,剧情是否贩卖焦虑,表达是否浮夸等问题都是观众争论的焦点。 

\

女性题材在国产剧中并不少见,但近几年,随着现实主义回归,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满足女性观众追求社会平等、展示自我生活方式的女性都市剧逐渐成为热点,从《欢乐颂》《我的前半生》《都挺好》,到《安家》《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不一而足。 

发展至今,女性都市剧在类型特点、人物形象与主题表达上都发生了变革。当下的女性都市剧是否能够承担反映新时代女性独立精神,折射当下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责任?

从女性题材到“女性+”

性别叙事在国产剧创作中从未缺席。在本世纪的头十年都市剧对于女性题材的书写,大多将女性命运与爱情、婚姻绑定,主要包括以爱情关系为核心的都市情感剧、以代际关系为重点的家庭伦理剧、以婆媳矛盾为主线的都市生活剧。
在电视台为传播主体的大环境下,如何追求观众的“最大公约数”是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重点。 
随着视频网站的发展,网剧迅速崛起。在流媒体与社交网站的合力下,观众的观剧习惯发生改变,“圈层”的出现催化了类型细分的步伐,都市剧的传统类型也发生了改变。
女性向来是都市剧的主要消费群体,大数据时代来临后,视频网站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瞄准对于剧集有高需求、高消费能力女性群体,助推了都市剧对于女性叙事的深入探索。 
较为典型的,是由都市情感剧生发而来的甜宠剧,通过亲密关系的理想化处理,增加情感浓度,提升“甜度”来吸引年轻女性观众。 
而发展至今,陷入同质化窠臼的甜宠剧又开启了新的类型融合,打造“爱情+”的爱奇艺恋恋剧场就是其中代表。《月光变奏曲》在职场部分发力,《变成你的那一天》加入性别互换的奇幻元素,而正在播出的《循环初恋》则加入了平行时空、蝴蝶效应等剧情,既有奇幻又有悬疑。
近年来女性主义思潮兴起,家庭伦理剧中陈旧的价值观被大众舆情所质疑和批判,而都市生活剧也与家庭叙事渐行渐远,越来越多超越传统家庭叙事格局的都市生活剧涌现出来。创作者离开了家庭聚合主角的关系架构,选择了塑造女性群像的多线叙事模式。从《欢乐颂》的热播开始,女性群像剧逐年增加,到去年的《三十而已》达到了热度顶峰。 
这类剧集中,主人公以友情而非家庭关系连结起来,一定程度反映了都市中的人际关系形态。但当同题材创作步调一致地向女性群像靠拢时,同质化、浅薄化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又加入了新的类型元素和形式创新。 
今年播出的女性群像剧中,《北辙南辕》虽然饱受争议,但仍然融入了电影质感和京味元素,在风格上独树一帜;《我在他乡挺好的》和《突如其来的假期》则不约而同地采用了12集短剧的形式,前者在现实议题的挖掘上更进一步,而后者则融入英美剧风格,上演了一出充满荒诞、反讽、喜剧氛围的小品剧。
其他类型都市剧在女性叙事上也有不同的发展,比如去年有“职场+女性”的《怪你过分美丽》,其中描述的娱乐圈生态深入人心,而女主角莫向晚(秦岚 饰)专业、干练、独立的职场女性形象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同样是讲述娱乐圈职场生态,今年的《皮囊之下》则进一步加入了悬疑元素,从双胞胎姐妹的身份之谜展开故事。 
“悬疑+女性”去年有《白色月光》和《摩天大楼》,如果说《白色月光》在剧情上还囿于家庭伦理,那么《摩天大楼》则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女性互助。到了年底的《迷雾追踪》,女主的身份从受害者变成警察,在剧中独挑大梁,视角的转换也给女性悬疑剧带来了新的方向。 
随着垂直领域题材的不断开发,女性视角的融入丰富了都市剧的类型,女性都市剧的叙事逻辑也由单一向复合过渡。

从“独立女性”到“真女性”

女性都市剧中的角色,向来离不开对“独立女性”标准的探讨。 
戴锦华曾在采访中表示,“妇女解放运动200年,风起云涌100年到今天,女性仍然没有创造自己社会性的模板。一旦进入社会性表述的时候,女性要么就是花木兰式处境,要不然她就必须在她的社会表达当中,退回到女性的模板、或者女性的规范之下。” 
很长时间以来都市剧中对于独立女性的刻画,都集中在光鲜亮丽的都市白领上。《欢乐颂》中安迪(刘涛 饰)的都市精英形象深入人心,自此以后的女性都市剧都热衷于刻画一个冷静、干练、走路带风的大姐大形象。在《了不起的女孩》中是沈思怡(金晨 饰),在《北辙南辕》中是尤珊珊(王珞丹 饰),在《我是真的爱你》中刘涛又演了一个萧嫣。 
是否只有不依靠男人,处处比男人要强,活得完美、光鲜、体面的女性才是独立女性?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童瑶 饰)曾引发了关于“全职太太是不是独立女性”的讨论,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独立女性概念的边界,但顾佳仍然是一个从外表到能力都完美无缺的女性形象。反而剧中为了追求理想中的生活“精致穷”地漂泊在大城市的三十岁女人王漫妮(江疏影 饰)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些女性都市剧则喜欢凸显女性角色背负原生家庭的压力,引起现代女性的女权主义情绪。《欢乐颂》中的樊胜美(蒋欣 饰)甚至创造了“扶弟魔”的标签,这种标签也被广泛运用到都市剧的女性形象塑造中。《摩天大楼》中的钟美宝(杨颖 饰)就是典型的原生家庭受害者,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同情。
《安家》中的房似锦(孙俪 饰),《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姚晨 饰)也皆属此类,同时她们身上还加入了近乎完美的“职场女强人”形象,以这种身份反差来缓解部分女性的现实焦虑,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但这种人物也往往是极致化、理想化的。 
在我们讨论“独立女性”人设标准的时候,是否思考过,从未有过“独立男性”的标准讨论?撇开性别议题,影视剧的人物塑造,更重要的是真实性、典型性,才能引起观众共鸣。 
相比之下《我在他乡挺好的》中对于女性的塑造则向“真实”更近一步,甚至带有一些“反套路”的意味。作为群体中的大姐大角色,纪南嘉(任素汐 饰)仅仅在经济上稍宽裕一点,买得起名牌鞋子,但仍要为租房还是买房纠结,会在工作上受到甲方的刁难,有无数的问题要处理,甚至为收回尾款,不惜与哭穷卖惨的老客户撕破脸皮。 
显然,在大城市堪堪有安身之处的三十岁女性,仍然有处理不完的烦恼和挥之不去的焦虑。 
而其他女性角色,乔夕辰(周雨彤 饰)的戏份大多在工作上,没有灵光一现大杀四方,而是始终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许言(孙千 饰)沉浸在爱情中,既有“作”的一面,也有懂事体贴的时刻,观众以为的“恋爱脑”情节并没有出现;而看上去最开朗的胡晶晶(金靖 饰),则疑似“微笑抑郁症”患者,在剧集开头就从天桥一跃而下。 
这些角色看似有原型,但又并没有局限于典型的人物标签,很难对其中角色形象做类型归纳。她们看起来姿态并不光鲜,人物形象也与完美的“独立女性”相去甚远。但主创细致体察现实中的女性生存状态,并将她们完整地展现出来。正是这种真实性和复杂性让观众感同身受,收获了广泛的共情。

从热搜化到女性视角

女性题材的兴起一方面与近年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女性平权思潮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女性观众的消费能力不断升级有关。视频网站基于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的倒推逻辑,导致了创作上对热点话题、极致情绪、性别单边主义与叙事反转的偏好。
《三十而已》曾有这样的追求:“尽可能集纳各种各样话题,凸显女性在三十岁面临的种种困境,在人设打造上要先树立典型人物然后往特殊里拉。” 
在剧集播出期间,“顾佳怎么还不离婚”“许幻山改手机密码”“钟晓芹钟晓阳亲吻”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剧中的富太太圈、出轨“绿茶女”、“海王”同时交两个女友等都是营造强烈戏剧冲突的剧情,“全员渣男”的设定也有丑化男性形象之嫌。 
正在播出的《我是真的爱你》由于剧中对于女性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生育焦虑的深入刻画而受到争议,剧中的女性互助主题也显得不够丰富。 
女性都市剧往往充满了话题性,如果创作中把握不好分寸,就会出现片面化、套路化、夸张化等等问题。 
有的剧集虽然以女性为核心,但处处以男性视角审视女性。早期有《北京女子图鉴》《我的前半生》,虽以“女性励志”为话题,但剧中女性在事业、人生上的成长每一步都需要依靠男性力量。 
近期的《北辙南辕》,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不够“接地气”,无论是充满“大飒蜜”气质的尤珊珊还是凭借酒量、情商和美貌混得风生水起的戴小雨(金晨 饰),都包含着男性对于“完美女性”的凝视,因此饱受争议。 
“资本牟利、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令其从不恪守任何‘主义’,包括性别本质主义;我同时相信,自由和权利不可能用钱买到。” 戴锦华老师的洞察,放在都市女性剧上特别契合。
女性观众的消费能力催生了“她经济”的蓬勃发展,女性题材剧的火热推动了都市剧的发展与类型融合,丰富了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但女性都市剧从婚姻、育儿、婆媳关系桎梏中挣脱出来只是形式上的变革。只有真正将女性题材剧集从“用户需求倒推创作”的逻辑抽离,女性都市剧才能实现进一步的深耕。 
如果将影视剧作为女性声音的传播媒介,《社会性别媒介传播》中将其形容为:“以女性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女性独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展示女性风采,发出女性自己声音的媒介。” 
当下正在播出的女性都市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和《突如其来的假期》给今后的女性都市剧创作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无论是潜入现实后的真实复现,还是将人生苦恼的荒诞化表达,两部剧的共同点是真正以女性视角看待现实,没有规避和美化女性困境,也没有将女性形象极致化、理想化,加之类型上的创新,就足以做成一桌好菜。

【文/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