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选秀和耽改渠道相继遇阻,偶像产业如何维持源头活水?
日期:2021-05-21 14:31:51 浏览次数:
来源:vlinkage

国内的偶像产业,经过了几年的摸索,依然没有搭建起完善的产业链。每年的“101”选秀不停地生产偶像,但音乐环境的不成熟,却让偶像后续运营脱节,导致出道即巅峰的偶像们在短暂的流量高光时刻之后,迅速被来年的新偶像们取代。

 

但这并不会影响平台和资本收割粉丝经济的红利。铁打的选秀流水的偶像,偶像产业的“财富密码”在于不断“纳新”,而不是营造偶像生存环境。所以过分依赖“制造偶像”获利的偶像市场,在选秀节目“遇阻”之后,顿时前路莫测。

 

偶像产业倚重“源头”

101选秀四年产业链仍未见起色

 

从2018年到2021年的四年间,101系选秀节目一共打造了7组偶像团体,输送新晋偶像67位。其中女团3组共27位新人偶像,男团4组共40位新偶像。

 

初代的两大偶像组合是吸收粉丝红利最多,也是流量量级和续航力最强的,但这20位偶像里,或粉丝活跃度高,或有作品持续产出,或在综艺节目保持固定曝光度的,仅有8位,不到一半。2019年的20位偶像,要么出道之后依然糊,要么相继翻车。2020年出道的16位偶像还在流量保鲜期,但除了零星几位有影视资源支撑的偶像,其他唱跳型偶像的人气续航有待观察。

 

总体来看,7成以上的偶像们面临出道即巅峰,后续人气持续减损的状态。偶像们昙花一现的命运并不影响平台们对制造偶像这件事的热情,从早期的芒果台,到如今的视频网站,平台们仅仅在选秀环节获取的利益就足够支撑他们的开发热情,偶像后续运营只是锦上添花,搭建偶像产业链条这件耗时耗力且很难快速获利的“基建”工程,对于平台和资方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一个健康的偶产业链,除了源头的培养偶像环节,还需要有面向大众的固定音乐输出舞台,以稳定保持偶像和粉丝之间的粘性,比如韩国各家电视台的打榜舞台节目。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可以持续让偶像们保持高活跃度和曝光度的巡演、见面会、网综等,这些活动需要与音乐相关,又能让偶像们输出人设不断圈粉,这才是偶像们赖以生存的良性生态环境。

 

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偶像们能持续展现唱跳实力、打歌、圈新粉的渠道太少,国内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是实力派歌手们的主场,偶像们更擅长的现场唱跳实力并非主流音乐节目的取向,只有每年凤毛麟角的节日庆典类舞台偶尔有需求。

 

当整个偶像产业开发高度依赖于制造偶像时,一旦选修通道关闭或受阻,看似热热闹闹的偶像产业一夕之间可能戛然而止。所以此次“青你3”在决赛夜之前被叫停,让过度依赖制造前端的偶像产业瞬间进入“迷茫”状态,从平台、到偶像经纪公司、到资本方、再到粉丝群体,都在极度忐忑中观望。新偶像入口遇阻,偶像产业会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选秀和耽改双渠道遇阻

粉丝们的“荷尔蒙”如何安放?

 

平台们青睐用一波波新鲜的偶像来收割粉丝经济,粉丝们也乐于不断吐故纳新,在新墙头中寻找“安放青春”的本命,这样“速食”的生态循环,让原本就生命力短暂的偶像们更迭速度和周期更快,但也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快速改写了国内粉丝被韩流偶像支配的格局。

 

在国内101系选修之前的十几年间,韩流偶像大肆在国内圈粉,从初代偶像H.O.T(1996年出道)、神话组合(1998年出道),到二代的东方神起(2003年出道)、Super Junior(2005年出道)、BIGBANG(2006年出道),再到三代的EXO(2012年出道),防弹少年团(2013年出道)等等,国内粉丝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几乎都有来自韩国的“本命”。

 

隔山跨海并不会消减粉丝们为韩国偶像们打榜、买专辑、参加线下演唱会的热情,韩国偶像们不仅带热了国人去韩国旅游的热情,在我国国内开巡演、接代言、上综艺,甚至出演影视作品,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早期的归国四顶流张艺兴、鹿晗、吴亦凡和黄子韬,从空降国内娱乐圈就自带千万级粉丝就是最好的例证。

 

反观彼时国内的偶像市场,在06年“超女”之后,十几年间也只火了一个很难复制模式的TFBOYS,整体偶像现状很难与大批量出现、人设丰富鲜活、经过严格唱跳训练和精致包装的韩国偶像媲美,所以一代又一代处于“追星”年龄的年轻人被韩国偶像圈粉并不奇怪。

 

而国内101系选秀节目的出现,恰好在国内开始限韩的几年,将“韩式包装”的国内偶像推到了国内粉丝面前,收复了一度沦陷的粉丝经济。

 

对标十年前的限制禁令对“超女”类选秀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料此次选秀整改将对偶像产业带来的影响。

 

“倒牛奶”事件之后,选秀节目的打投方式、粉丝的氪金方式都处于争议中。养成系偶像的诞生,脱胎于粉丝的同情、怜爱、仰慕等情绪共振,落地在粉丝们没日没夜打榜、控评、冲数据的精力投入和各种氪金冲销量的“战斗力”上。为爱发电的粉丝们在荷尔蒙爆棚的年龄甘愿为偶像们投入精力、花钱,平台和品牌方乐于用新鲜出炉的“偶像”让粉丝价值变现。

 

假如选秀不让氪金,品牌方还会如此卖力?没有资金,平台还会如此投入?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为爱发电”从来不是平台和资方的驱动力,尤其是这种动辄S+级别的大项目。

 

假如未来的选秀被严格限制,没有了新偶像的持续诞生,未来的偶像市场将会有两种可能。一时原有的偶像流量版图更牢固,市场会给“前浪”们更多机遇和资源;二是粉丝们继续嗑新人,找到新墙头的渠道包括在海外偶像里、或在国内流量剧里寻找新鲜偶像。

 

客观来看,市场给“前浪”们的机遇并不会在短短几年内有大的变化,因为国内的主流观众与饭圈重合度不高,粉圈文化还是属于小众文化,平台的主流资源还是倾斜于演员和歌手。而近几年视频网站的分众化内容策略,为不同圈层的受众提供活跃基地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主流节目和影视剧资源和圈层文化之间的分割,所以唱跳能力出众但不适合转型演员、或者唱功不够出色的偶像依然很难在当前的娱乐环境下持续获取资源。

 

相比之下,“出海”或者在流量剧里发掘新偶像显然更为直接。目前,偶像产业成熟的韩国,在限韩令下对国内粉丝的影响力依然有限,泰国偶像“一开口就变灾难”的魔咒普遍存在,所以国内流量剧输出新偶像的概率最高。

 

用影视作品来制造偶像,已经是国内不少经纪公司的共识,THE9的虞书欣、硬糖少女303的陈卓璇等,都在偶像出道之前以演员身份在流量剧里怒刷过存在感,选秀节目带来的流量加持,也让她们快速成为新生代偶像演员。
 

有着粉丝基础的流量剧,尤其是受众与粉圈高度重合的耽改剧,是制造新偶像的最佳渠道。尽管资源稀缺,但流量量级却足够大,可以让小透明一夕之间飞升顶流,比如朱一龙、白宇、张哲瀚、龚俊等,也可以让唱跳偶像成功转型为顶流级偶像演员,比如肖战和王一博。甚至连素人模特都有可能一步飞升,比如黄景瑜。

 

耽改快速飞升渠道虽好,但如今也迷雾重重。今年原本是耽改大爆发之年,《皓衣行》的陈飞云和罗云熙,《杀破狼》的陈飞宇和檀健次等等,都有望在播出之后输出“双顶流”,但目前也都没有上线消息,今年的耽改和选秀一样前途未卜,后续新鲜偶像的诞生渠道双双遇阻。

 

今年的《创造营2021》在选秀被整改之前推出了11人偶像男团,《山河令》也在耽改被限制之前制造了“浪浪钉CP”双顶流,成为今年偶像产业的最大红利获取方。如果选秀之风冷场,耽改审核趋严,他们或许将成为偶像产业断层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