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浅析影视创作寓教于乐的“教”与“乐”
日期:2021-04-15 20:13:28 浏览次数: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作品最终都会呈现出一定态度、观点,而在动画作品中,这种效果会则会更加突出,并同教育意义相结合。纵观各国面向儿童创作的影视作品,其教育功能历来备受重视,创作者往往将一定的教义与适当的形式因素加以结合,在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特性的同时,反映一定的观点。
 
在创作中,如何平衡“教”与“乐”的关系,“教”与“乐”哪个更为重要,是需要每个创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何为寓教于乐?
在国外,“寓教于乐”,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观点,“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一观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文艺作品应该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和帮助;其次,强调文艺的认识和教育作用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来得到。由此可见,寓教于乐是全面客观的,即影视作品须有“教”,而“教”必须以“乐”为基础,否则无从谈起。
 
而国内动画寓教于乐的创作思想,则深受传统“文以载道”的文艺思想以及儒家入世哲学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由官方确立了动画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受众定位,寓教于乐就成为一条纲领性的艺术宗旨,在动画的创作中得到了明确充分的体现。动画创作者们在遵循动画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言志抒情,把思想内容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形式之中,使作品包含教育意义又不乏生动和趣味。《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没头脑和不高兴》《雪孩子》《三个和尚》等,这类经典作品,体现了极为和谐的“教”与“乐”的关系。
 
\
▲《没头脑和不高兴》剧照 来源:网络
寓教于乐,在于“教”和“乐”的平衡统一
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言:“寓教于乐是一柄双刃剑,弄不好就会既妨害娱乐性,又没有达到教化的功能和目的。还是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蕴涵于影片之中,让观众自己去体味,如同饮茶,浅酌慢饮,才能留有袅袅余香,若然让人觉得味同嚼蜡,恐怕就没有人会将你的片子看做仙茶,倒要成了票房毒药了。”
而对面向儿童的影视作品来说,教育性和娱乐性,更是不可或缺的两种因素,二者需要平衡,更需要统一。既不能用教育来代替美:少年儿童选择动画观看的首要条件就是娱乐性;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用娱乐来代替美,娱乐虽然有益但却是短暂的,引发了儿童的思考,才能使艺术作品有其独到的生命力。
 
娱乐是人的天性,动画的本性是娱乐,动画电影中所包含的道德观需要通过观众喜爱的角色,和符合逻辑的剧情设置共同作用,才能对观者起到引导作用。在这方面,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为我们提供了不错的参考。
 
4月9日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工作细胞:细胞大作战》,就是寓教于乐创作方式的典型代表。早在2018年,动画剧集《工作细胞》第一季在B站播出后,那些发生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身上的故事,以活泼有趣的形式,让许多国内观众轻松理解了人体机能的日常运转方式,在二次元市场和医学界都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话题。
 
在电影《狮子王》中,辛巴复仇的表层故事之下,隐含着个人成长的主题。辛巴从幼年的天真活泼、大胆无畏到少年的犹豫彷徨直至最终恢复王者尊严,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漫长考验。木法沙的舐犊情深和智慧的传承、刀疤的甜言蜜语和残酷无情的追杀、童年与娜娜的友情和成人之后的爱情、丁满和彭彭与世无争、无忧无虑性格的感染等,影片的描述合乎事件和性格的发展逻辑,将辛巴的成长描绘得既可信又感人。在创作者的引导下,观看影片的儿童跟随辛巴一同经历,共同成长,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诉求,也让他们学到了勇敢、善良、坚忍不拔的宝贵品质。《狮子王》能够成为经典的动画电影,也毫不意外了。
 
\
▲《狮子王》剧照 来源:网络
而在《千与千寻》中,千寻则肩负起了拯救父母的责任。千寻是个普通女孩,为了救出因为贪吃而被变成猪的父母,千寻不得不进入油屋与汤婆婆签约,为她工作。作为主角,千寻有着极强的代表性,普通东方少年的特点在她身上一一呈现。影片开始,千寻表现得冷漠、胆小、缺乏探险精神、遇事犹豫、畏缩不前、体质纤弱、不善与外人交流,同时又敏感、真诚、单纯、善良。而在影片结束时,经过磨练的千寻已经成长为一个勇敢、智慧、有礼貌、有责任感、充满信心的少女。
纵观国内动画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早期寓教于乐的代表之作。《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主角因为自身原因闹出的一个个笑话,“没头脑”喜欢丢三落四,而“不高兴”性格倔强,为帮他们改正缺点,于是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没头脑”当了工程师,“不高兴”做了演员。“没头脑”糊里糊涂的造了999层的少年宫,却把电梯给忘了;“不高兴”任着自己的性子来,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时,他不高兴了,武松怎么也“打不死”老虎,两个人都为自己的缺点付出了代价。创作者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表现了考虑事情欠缺周全、毛躁任性等许多人共有的毛病,既有观看乐趣,又有思考空间。
结语
把握好“教”与“乐”的平衡,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关键,这不仅要求作品的创作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品位,而且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对观众需求的敏锐触觉。回归到动画作品本身,遵循艺术创作规律,让动画片既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又能将知识和道德品质融入其中,才称得上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文章来源:华谊兄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