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剧本写作可用软件代替?AI有一天会取代编剧吗?
日期:2021-04-08 18:33:07 浏览次数:
2016年,美国出现了用人工智能写成的小剧本,这段剧本还被拍摄成了短片。这款人工智能名叫“本杰明”(Benjamin),是纽约大学AI研究人员奥斯卡、罗斯研发的。两名研究生提前让本杰明学习了《捉鬼敢死队》、《星际穿越》等科幻电影剧本,但是创作出来的剧本只能保证句子通顺完整,却不如人类创作的剧本那样具有逻辑性。
 
\
本杰明创作出的剧本虽然让人啼笑皆非,但却表明了人工智能水平的高度,以及对人类职业造成的危机。五年过去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愈发成熟,“电脑能否取代人脑”的课题愈发获得了重视。在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记者的调查中,发现国外有超过10款的剧本写作辅助软件,虽然只是承担了辅助功能,但其中却包括了剧情编排、人物塑造、结构梳理、剧本构思等剧本创作相关功能。
 
是否在不久的将来,电脑可以完全独立完成剧本的编写,编剧只需要承担开机关机以及最后的整理工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这篇稿件中,新剧观察只会按照功能列举和介绍目前国内外存在的编剧辅助软件,一是可以通过推介这些软件,更好地帮助国内编剧完成剧本创作,二也能够做到“知己知彼”。至于人类编剧将会被AI编剧所取代的危机,是下一步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剧本大纲:
Power Structure、Power Writer
 
编剧软件种类繁多,但不外乎就是剧本排版、构思、结构等几类,首先介绍的是负责剧本结构设计即剧本大纲安排的软件,主要有Power Structure、Power Writer两个软件,都是Script Perfection公司出品的。
 
但两个软件对于编剧的大纲构思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Power Structure主页面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剧本大纲的树形图,中间是对剧本结构创作过程中的不同要素提出问题。
 
\
在左侧的选项中包括“story/theme(主题)”、“characters(人物)”、“scenes(场景)”、“conflict overview(冲突概述)”等,而且在结构选择中还可以选择三幕剧、四幕剧,人物也可以细分为主角、配角、反面角色。
 
总之,这款软件能够帮助编剧整理创作思路,且选项是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层层递进的,逻辑性非常清晰。在Plot(情节) 设计之中,还可以细化到clock(危机)、climax(高潮)等,将戏剧所需要的全部要素都包含其中,即便是新手编剧也能够在软件的辅助之下完成剧本的创作。
 
不过Power Structure只能帮助编剧厘清创作思路,内容还需要编剧自己想清楚,也就是说,这款软件只是辅助产品,并不能代替编剧独立完成剧本的创作。
 
另一款软件Power Writer则可以与Power Structure搭配使用,Power Structure只是帮助编剧想清楚在创作之前的思路,比如人物设计、场景、故事发生背景、冲突等戏剧元素,而Power Writer更适用于大纲的写作阶段。
 
\
Power Writer的主页面也是分为两部分,左侧是树状图,大框架是chapter1、2、3,而小框架则包括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冲突、突转等,可以帮助编剧考虑到一幕剧创作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戏剧元素。
 
这款软件相对来说比较简化,也适用于对剧本创作非常熟悉的编剧,可以帮助编剧更清晰地创作出生动的故事,但也只能充当「编剧助手」而已。
 
 
 
  故事创作:
Plot Control、Movie Outline
 
有人认为软件只能帮助编剧构架结构,但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故事创作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了。Plot Control、Movie Outline这两款软件可以帮助编剧打开创作的思路。
 
Movie Outline是Nuvotech公司出品的软件,页面简洁,主要包括Outline(梗概)、Full Script(完整脚本)、Notes(注释)、Characters(人物)、Feel factors(情感因素)等功能,每个功能下仍旧有细分。
 
\
 
拿Characters举例,页面仍然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人物总览,又分为上下两栏,上栏记录全剧主要人物,下栏记录阶段性人物,也就是配角;中间部分是几个问题,比如人物阶段任务、人物行为动机、人物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的解决办法等;右侧则是空白页面,记录人物小传总览。
 
Feel factors则可以更加清晰地列出每一个情感因素在人物行动线索当中的作用以及占比程度,甚至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线状图。这样更易于编剧清晰地把握人物的心态以及更加准确地编排情节。
 
\
Plot Control则对于情节的铺排更加方便,工具栏包括故事推理、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人物特征、建置等很多分类,情节的安排自动生成树状图,看上去更加清晰。Plot Control里工具栏的分类可以看出悉德·菲尔德的理论基础,甚至其中还包含“激励事件”、“必需场面”等编剧专业术语。
 
\
\
\
如图是三幕剧的创作页面,序号顺序都是完全按照悉德·菲尔德对于电影剧本结构的安排。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的生产是流水线工业,好莱坞的电影剧本也完全可以按照工业化生产的标准进行,这些软件的发明恰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这样“工业化”的生产真的有助于剧本的创作吗?流水线作业适用于艺术创造吗?在这些软件上创作剧本无异于“敲代码”,用理科生思维完成文学创作真的可行吗?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寻找答案。
 
 
  最后排版:
Final Draft、Celtx
 
写好了情节,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能把零散的东西串成一个完整的剧本,这也是可以通过辅助软件完成的,主要是通过Final Draft和Celtx完成。
 
Final Draft是目前全球流行度最高的编剧软件,也是好莱坞格式的事实标准。其对Power Structure等其他编剧软件都具有兼容作用,可以直接将在Power Structure上写作的大纲导入到Final Draft上。据说,悉德·菲尔德都用过这个软件。
 
\
Final Draft的页面相对简洁,有导航系统,可以直接点击场景跳转,方便阅读,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在剧本上进行标注。
 
Celtx的页面较为复杂,但是可以方便发布给剧组相关人员共享,也可以在剧组内传阅修改,有些像国内的“石墨”软件,只不过“石墨”除了共享功能以外,并不能帮助编剧进行格式的编排。
 
\
这两个软件除了具有word、pages等软件一般的功能之外,还方便场记管理、排演,Final Draft还具有剧本朗读、拍摄脚本生成等功能,更方面话剧、影视作品的视觉呈现。除此之外,Final Draft和Celtx都可以将剧本设计的场景进行视觉呈现,查看影视效果,甚至镜头还可以切换到中景、全景、近景。
 
这么看来,两款软件连导演的工作也可以完成一部分,除了无法亲口指挥演员表演以外,导演在排练前的前期工作完全可以在软件上完成。
 
其实,国外类似的软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以上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软件只是能够代替编剧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辅助编剧更好地安排剧情,但一些更高级的工作是无法替代的。比如台词的撰写、人物动作的设计等,这些涉及人类智慧的工作,还需要编剧本人完成,而这恰好是评判剧本好坏的最客观标准。

文章来源:新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