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频”已经成为新战场。能否维系中视频供应链稳定,正成为制胜的关键要素。
此前《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曾讨论过“中间层”这一新的视频形态,认为它具备几种特征:时长、制作、成本等多个维度介乎长视频与短视频之间,内容能刺激足够的用户粘性,支撑潜在订阅行为产生,并具备更强的IP属性与系列化能力。另外其生态的成型依托于社区,且在商业化上有区别于传统流量模式的,如内容广告等空间。
尽管在不同平台的口径中,对这一形态视频的表述各不相同——B站向来强调站内用户生产的内容是UGV/PUGV,以用户需求而非时长区分视频形态;腾讯的“中视频”战略重点放在了专业团队生产的微短剧综;百度好看视频认为这些能提供信息增量、有获得感的内容即便时间稍长,也可归入短视频;西瓜视频视频首先使用了“中视频”这一说法,表述接近我们所认为的“中间层”视频。
“中视频”的概念逐渐普及,可以认为大家对这种形态视频的特征已经具备基本的认识,因此采用“中视频”来概称上述的“中间层”视频形态。
抛开具体的平台差异,不难找到共性。在不同的中视频形态的产品中,更完整的信息呈现、更高的制作质量与其能带来的社区/生态关系沉淀,都是被反复强调的。
从供给侧来看,相比短视频,中视频的对于团队和制作都具有较高的门槛要求;相比长视频,中视频的灵活度和个人视角更强;相比长短两种视频,中视频的商业变现方式尚且处于探索周期,呈现多样但整体并不明朗,对于平台的扶持耐心和力度有着明确要求。
换句话说,对于中视频有着未来野心的不同平台而言,如何管理自己的“中视频供应链”,成为一场挑战重重而有决定意义的竞赛。
01 | 门槛:中视频制作不简单
多方在中视频身上能看见视频竞争的新可能,落到具体创作中,中视频的生产难度并不低。
其在信息量与表现形式上优势,恰恰正是制作困难的来源。《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近一年内所接触到的中视频创作者,几乎都提及了做视频在成本与精力上的巨大消耗。
尽管通过手机已经可以完成全流程的视频摄制,但一个十几秒的视频与一个超过5分钟的视频,用户观看所耗费的成本不一样,对视频质量的期待自然不同。创作者需要加大信息输出密度,提升画面表现力,在5-10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持续抓住观者的注意力。
设备需要升级。为了保证画面质感,使用专业相机与剪辑软件几乎是中视频创作进步的必经之路。西瓜视频的知名三农创作者土家小木,更新内容是农家生活vlog,只是简单记录生活,没有太多复杂内容。纵然如此,小木的视频器材也已经从最初的一台索尼摄像机进化到两台相机、四台电脑。
在B站上,能找到大量UP主拍摄器材的选购攻略,不少头部UP主分享过自己的“长枪短炮”。除了不同焦段的镜头、麦克风与打光灯,道具的使用也有讲究。
星屹文化是B站官方合作的MCN机构,主攻时尚美妆领域,旗下签约了一百多位中腰部UP主。其创始人kiki最近告诉三声,仿妆、Cosplay、Lolita和国风等与ACG有所关联的细分美妆内容在B站热度不低,他们签约了一些仿妆类UP主。为了拍出好的效果视频,需要辅以匹配仿妆的衣服发饰、道具摆件和场景,这些道具的采购费用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视频成本。
团队规模会扩大。大能是西瓜视频上当红的的生活方式创作者,此前主要活动平台是抖音,专注拍摄短视频,那时他一个人可以完成从选题策划、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最多能实现一天两更。有一次出差前他在家一天做了11条短视频,列一个大概的内容提纲,一条视频录几分钟,再花几分钟在手机上剪辑就完成了。
进入中视频领域后,他发现制作的难度大大提升。“从内容规划到拍摄方法,包括分镜的设置,都复杂很多。更注重手法的丰富性与画面感。”大能在2020年12月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要让画面看起来更“爽”,制作过程就会更“不爽”。
如今他在西瓜做一条视频基本会提前3天准备,从文案规划到拍摄剪辑都需要他人配合。大能为此逐步招募了一个10人的团队,由团队成员协助设计分镜,4个摄像师同时跟踪拍摄。
以B站为主阵地的MCN机构们,也已经有一套内容生产的团队合作流程,一位签约UP主背后配备起码3位支持人员是常态。
烧麦是B站的头部MCN机构之一,总经理甜甜最近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公司目前大概有140位员工,除了作为中台部门的推广与商务,围绕四位大经纪人分别组成了4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旗下有直接负责对接UP主的经纪、编导、脚本优化和剪辑等内容及运营工种,为一百多位UP主服务。
“这些人不一定只服务于一位UP,但每个UP起码配齐上述的几个人。”甜甜说,“做B站视频的投入工作量与制作周期都会比短视频高很多,难度差不多相当一个短剧。”
除了设备与团队,内容质量更是被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反复考量。
筛选在签约阶段就开始。MCN在B站的签约发掘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在站内找合适的原生UP主,一种是素人孵化。从其他平台转到B站的状况比较少。多位MCN负责人向《三声》表示,B站的内容生产模式、逻辑比较特别,转型很可能水土不服,他们更倾向签约一些自带B站基因、熟悉B站原生文化的人。
尽管每个MCN都为UP配备了支持团队,但核心的创意与内容产出,还是交由创作者定夺。“B站太靠人设了。”星屹MCN的kiki对《三声》说。在小红书或抖音等平台上,指定一个演绎脚本,表现好的可能会成功,但这种方法放在B站不太行。
做中视频,可能有题材上的财富密码,但很难直接套用他人的爆款公式,这是由推荐机制与用户审美决定的。烧麦MCN的甜甜向三声强调,在B站做内容,运营一个长线、高质量的个人博主IP,比追求单个内容热度有更高的优先级别。
萤火虫也是在B站活跃的MCN,其联合创始人、CEO丁其骏认为,B站的视频长度与圈层生态,让UP主有机会多维度展现本身的生活和人设,这些多维内容会让用户产生更强的黏性,有利于后续转化。“B站的博主选题领域会比其他平台更宽一些,有自己专业领域的垂类内容,也可以做一些体现自己三观、个人生活等其他面向的旁支内容。”他最近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
要经营人设IP,UP主们需要在内容的垂直度与泛化度上把握一种精准又微妙的平衡。“美是我们(旗下博主)的第二优势,这是我们公司的slogan。”甜甜表示,博主自身的知识储备、选题能力,是公司评估一个账号价值的重要维度。
星屹MCN旗下有同时在小红书与B站活跃的红人,kiki告诉三声,对比同样具有种草属性的小红书,B站的用户对获取信息的目的性很强。“比如小红书用户搜索内容,是带着一个宽泛的需求去找推荐,博主只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就好了。但B站的需求相对更深。”
她向《三声》举例,用户想要粉底液,他们需要B站up主告诉自己如何测试皮肤类型、选择哪一种粉底,或者已经明确知道要找干皮粉底液,再去B站搜多款产品的细节测评。“既然我愿意花10分钟去看一个视频,就希望它是很有深度很有用,逻辑连贯的。”
内容过于专精也会带来问题。中视频普遍的多列推荐流版面,注定了吸引点击率的要素排列是视频封面、标题到tag,一个过分垂类的账号很难吸引多次点开动作。星屹运营过专做精油分享的UP主,不用点开看视频就知道分享的大概内容,难做粉丝存留。
上述种种产出门槛,让中视频制作从来不是一件简单事。萤火虫MCN的丁其骏表示,与其他平台对比,B站博主一个月平均产出6到8个视频。存在账号冷启动前期堆量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周更是中视频的平均水准。
西瓜视频因为用户层级的关系,对内容精度的要求没有B站高,不少创作者能实现日更,流水账式、轻剪辑、甚至一镜到底的简单vlog内容可以受欢迎。但是,随着内容增多,西瓜站内的“消费升级”也在悄然发生。
坚持日更4个视频长达一年的土家小木在2020年12月就告诉《三声》,有不少粉丝向他反映开始丧失点开视频的兴趣,西瓜的编辑也向他建议,做一些更有情节性的尝试。小木打算将更新频率降为一天两更,乃至更低,仔细琢磨怎么提高视频质量。
02 | 落子:平台们的资源竞争
中视频的优质供给是稀缺资源,是用户活跃度与社区氛围成型的核心燃料。2020年起平台们纷纷在策略、工具与投资布局等方面加大动作,以求发挥所长,绑定一批创作者。
自从去年宣布入局中视频,西瓜一直动作高调。去年10月的西瓜PLAY好奇心大会上,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宣布,未来一年西瓜视频将拿出20亿元纯补贴,扶持中视频创作人,上不封顶。
除了创作补贴,“不差钱”的西瓜还以高价频频挖角。2020年2月,通过投资赶海MCN,西瓜批量挖走了B站的“赶海”类UP主;5月,头部财经类UP主巫师财经投向西瓜,随后还有数位知识区UP主出走。
如中国boy、逆风笑等一批UP主在西瓜依然活跃,而且花费的精力明显变多——以前他们更多将西瓜作为同步B站内容的分发平台,现在会在西瓜账号上更新一些特供内容,并低调上线了每周更新的西瓜独家节目。
B站调整了相应的对策。除了加紧对头部UP主的签约,B站还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对多个UP主团队进行了投资,客观上也达到了稳定供应链管理的效果。2020年11月起,B站先后投资了知名生活区UP主敬汉卿、科普UP主“IC实验室”的母公司“就有了光”和UP主小艾大叔的公司“艾酥科技”。
为批量绑定中腰部UP主,B站入股多个MCN机构。以数千万投资了站内头部MCN机构青藤文化、跟投MCN无锋科技,还与快手共同以数亿元投资电竞MCN小象大鹅 ,大鹅文化CEO王宇阳与创始团队加入了B站负责直播业务,开始在内部推动直播公会和MCN的建立。2020年年底,B站正式上线了MCN进驻平台。
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则强调了搜索引擎的效用及用户数据的积累。2020年10月,好看视频发布了新的品牌slogan“轻松有收获”,好看视频创作者中心总经理范晋帅在发布会上表示,“要用百度的技术优势、流量入口、补贴机制全面赋能泛知识类创作”。
好看视频总经理宋健2020年10月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采访时指,中长尾的视频内容非常需要用户用主动的探索、点击完成分发,这是一个数据积累的问题。不同于以信息流推荐为主的平台,作为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每天有2亿多用户使用,依托百度在知识信息服务上的技术与生态沉淀,好看视频会帮助中长尾视频获得更精确的分发。
举个例,如今打开百度百科词条搜索“饺子”,顶部的“秒懂百科”会出现与饺子相关的好看视频播放列表,除了历史科普向的,也有一系列普通创作者上传的饺子制作方法、过年吃饺子vlog等,浏览词条时屏幕右下角会浮现自动播放的弹窗。这种依托搜索的曝光策略,配合相应的垂类流量、现金扶持计划,能为视频创作者的冷启动提供一定保障,一定程度刺激中腰部视频的供给。
继视频号开放30分钟时长后, 腾讯视频在2020年底正式提出中视频布局策略。腾讯视频所提的中视频与前述几个产品有所区别,PGV属性明显。除了花絮、特辑与名场面剪辑等依托剧综的制作衍生或用户二创,作为长视频剧集一种轻量级变形的“微短剧综”,也被放在腾讯的中视频扶持策略中重点讨论。
腾讯更强调中视频连接长(OGV)短(UGV)内容生态的桥梁作用,补充腾讯“雨林”生态的同时,为普通创作者提供晋升至专业头部玩家的想象。在平台政策方面,腾讯推出百部IP共创计划,为中视频提供内容来源。
未来腾讯还计划对微短剧实施分账,力度对标网络电影,以建联、评估、签约、排播、上线、数据分析、结算等一站式服务为中视频创作者提供支持。腾讯的UGV创作者有多少能真正向成体系的专业剧集团队跃升?可能性存在,成功率未知。
资源比拼外,视频制作工具的优化成为另一重点。
Versa创始人蔡天懿去年10月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他们看到过去一年里,整个剪辑市场的大盘在增加。因为创作者,特别是初级创作者变得越来越多。而他们开始创作的第一个工具,肯定是手机上的产品。随着视频生产人群扩大,剪辑软件的多端化与易用化是必然的趋势。它解决的是贴近视频供应端的问题——以更低的输出门槛,刺激更多的原创内容。
2020年西瓜play大会宣布,剪映将成为西瓜的官方剪辑软件,支持视频一键同步发布西瓜与抖音,还将免费向创作人提供包含影视、音乐、字体与图片在内的海量版权素材;创作者可以免费领取云储存空间。另外,剪映的多端专业版也在去年底陆续上线,向创作人免费开放。
专业版的剪映强调了多轨剪辑、曲线、变速蒙版和语音识别功能,更符合中视频的剪辑需要。有使用者测评反馈,专业版剪映和imove相似,是对新手入门友好的软件。
工具不仅会影响B站内容产出的效率,甚至会从根本上影响内容产出的形态。中国的视频生态竞争激烈,工具不背靠头部分发平台难以突围。与平台密切合作,意味着软件在功能设计上必须考虑平台特性,也反过来影响平台的内容生态,这是一种绑定颇深的关系。
这也是B站去年连续推出两款手机剪辑工具“必剪”和“不咕剪辑”的原因。此前,B站许多视频都由剪映生成,但剪映是服务于抖音的,内置功能更遵循抖音而非B站的制作逻辑,强调模板与同款。
蔡天懿表示,不咕剪辑本质是要“帮助UP主做不一样的东西”,将UP主的需求与创作经验简化为便捷工具,减轻剪辑特效的困难,但并非单纯提供模板。“必剪”和“不咕”提供的自制表情贴图、无绿幕抠像和多轨剪辑等功能,明显更适配B站的视频特征。
2020年上半年,Versa完成了B站领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随后,B站还投资了视频服务商美摄。
03 | 变现:商业化与营销通路的探索
工具能降低创作门槛,投资能绑定一部分创作者。但是,维持中视频供应链的整体稳定,最重要的是提供持续的商业化空间。
借鉴短视频经验,平台掏钱的创作激励只能算保底,跑通广告与电商等商业转化,为不同层级的创作者指出变现路径,才能真正刺激规模化生产,为内容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背靠字节、连通抖音的西瓜视频推进迅速,在品牌转型之初就强调了平台在商业路径上的优势。除了贴片广告,西瓜亦很早就开始试探商品橱窗与直播带货。
根据西瓜数据,过去一年,有超过四百位创作人年入百万,通过平台接到商单的作者数较去年翻5倍,最高单条金额达到40万元。任利锋认为,中视频适合做栏目与节目化,存在连续性的价值,从中具有很大的招商潜力,也有探索做效果广告的空间。
西瓜视频运营负责人Judy曾表示,西瓜的收入分成单价“在全网都有竞争力”,未来西瓜将进一步推出"职业创作计划",探索"保底+分成"的收入模式,并针对不同品类推出专项扶持措施。
在2020年,以破圈为号,全面高歌猛进的B站,无疑亦清楚让UP主“恰上饭”的紧迫性。
内容品类扩展为广告业务铺开打下了基础。新榜联合B站发布的《UP主价值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间,B站各内容品类投稿量的同比增长率排名前列的分别为美食153%,时尚140%,知识138%,生活122%,数码119%——这些都是最具广告合作能量的分区。
成立于2015年的萤火虫是老牌MCN,此前主要在微博签约时尚领域的红人,后来进入抖音,在B站做同步分发。CEO丁其骏告诉《三声》,他本身是B站的老用户,但早年B站的商业化条件不完善,也没有向MCN开放官方进驻入口,一直保持观望。
2018年B站上市后,萤火虫发现“生活”这一更贴近消费的品类,明显超越游戏成为B站的第一大内容,加之站内用户规模迅速攀升,丁其骏判断进场的时机出现。2019年底B站小范围招募MCN合作伙伴,萤火虫入选第一批进驻机构。
B站2020年的百大榜单,明显展现出对高商业价值UP主的青睐。依然盘踞榜单的一众老牌up如啊嘛粽、绵羊料理等,在B站官方的引导下已经做出多个跨区合作、品牌联合投稿的商业案例。
另外,百大上的近半UP主是新面孔,其中知识区的上榜UP主有11位,仅次于生活与游戏区。与前人相比,这些新UP“用爱发电”的时间缩短了很多,不少人都是近两年才加入B站,通过花火合作在2020年下半年获得高收益。
如上榜百大的汽车测评类UP主“极速拍档”在2021年1月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他们在2019年起全力做B站,从2020年中旬开始接触到优质商业资源,汽车品牌们对B站的投放逐渐增多。
商业空间的打开,让MCN们对B站有了兴趣。机构愿意进场,一方面是短视频的厮杀已经足够激烈,中视频的机构化运作相对空白,机会尚存;另一方面是观察到B站品类扩展,用户规模抬升,品牌投放意愿增加,他们对B站的商业化前景有了比较乐观的预期。
与萤火虫MCN差不多同期进驻B站的烧麦MCN,是一个以B站为发力基点建立的新生MCN。烧麦的母公司多麦,是知名的全案营销广告公司,服务大量时尚美妆品牌。2018年左右,公司发现品牌客户逐渐有了在B站做投放的需求。
“我们做B站之前,旗下是没有签约账号的。相当于为了试水B站而开辟MCN业务。” 烧麦总经理甜甜告诉三声。一开始公司直接在B站找UP主对接合作,后来发现,广告公司要在B站获得好的投放效果,更需要懂红人也懂内容。因此2019年烧麦MCN成立,开始签约、培养专属UP主,花精力做深度内容。
在B站,UP主和MCN商业变现的方式主要是内容广告。领取“悬赏计划”任务,在视频下方添加按点击次数计费的贴片广告能提供一部分收益,但占比不大。
内容广告中,又以品牌广告为主,这也是B站广告业务现阶段强调的重点。2020年的AD TALK大会上,B站副总裁张振栋提出,品牌正在进入“用户品牌时代”,品牌塑造的关键指标正在以商品为中心的货架占有率,转变为以用户关注内容为中心的兴趣卷入度。
“B站一直强调一个点,在B站投广告不那么注重及时转化。品牌投放是找一个长期曝光的保障。”萤火虫MCN的丁其骏告诉《三声》,B站视频的长尾效应较明显,一个视频发布后一个月的播放量,可能只占到这个视频最终播放量的一半,有些爆款视频占比更少。他们判断一条内容有爆款潜力时,甚至会在接下来两三个月中持续买量投放,也能收到效果。
另外,根据他们的观察,B站用户的互联网参与度比其他平台的用户要高。“除了上B站,也会上知乎、豆瓣等,会在各种平台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像我们B站一个十几万的UP主,在豆瓣和知乎上搜他的知名度,会比抖音上几百万的博主更高。”丁其骏说,这些活跃用户有机会为广告投放带来间接的二次转化。
品牌对进驻B站产生了兴趣。烧麦MCN兼营品牌的B站代运营服务,2020年底B站开放企业号后,他们接到了不少品牌的进驻需求。“目前是一些3C、运动、服饰和美食类的账号。” 甜甜告诉《三声》,“他们都想做成钉钉的B站账号那样,拟人化,有趣亲切一些。”
在电商业务方面,去年中旬B站曾短暂测试过直播带货的功能,后续没有再推进。商品橱窗是开放至今的功能,但使用度不算高。青藤MCN的纪方圆2020年11月告诉《三声》,相比跳转橱窗,在简介、评论区放置商品链接更符合B站用户心智。
改变也在出现。萤火虫MCN的丁其骏告诉《三声》,B站橱窗的效果不差,甚至高于抖音橱窗的转化率。萤火虫旗下一位12万粉丝的美妆博主,以B站为主要活动平台,3月为自创的美妆品牌带货,在商品橱窗页面挂上淘宝链接,获得不错的销售效果。
目前能感受到,B站的MCN机构大多选择变现效率高的分区,如生活区作为布局重点,另外新兴起的知识区成为吸金的后起之秀。
随影视营销玩法更新,影视区也凭借影评、剪辑与reaction等“内容种草”模式,在商业化路上看到曙光。如B站UP主“王一快”,就凭借《心动的offer》综艺reaction走红。王一快是律师,他最近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做B站内容本意是为自己的创业产品引流,没想到吸引来综艺节目的官方关注,表达出合作意愿。
相比这些分区,B站ACG类传统大区,如动画、鬼畜等似乎一直难以讲出属于自己的变现故事。不乏知名游戏up主某幻广告词改编rap等“梦幻联动”,但品牌选择在动画、鬼畜等区进行合作,更多是基于UP主们本身的人气积累,而非分区内容本身的可能性。
这些分区更多中腰部的UP主们很难凭“本行”赚钱,跨区合作才有更多恰饭机会。萤火虫MCN的丁其骏表示,尽管公司在商业化不佳的分区没有布局UP主的打算,但会有意识与品牌方、广告主做一些跨界案例,为后期作铺垫。
正如前述,中视频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变现持续尝试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动画、鬼畜等分区的内容供给数量与质量,进而对整体社区氛围产生影响?这值得长期观察。
有MCN向《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表示,从目前的用户体量来看,现阶段B站的MCN数量正在趋于饱和了。冲破两亿月活的“小破站”与自己对比,已经成长飞速,但要让电商等更多变现业务跑起来,似乎还有一定距离去实现——不断地获得增长,不断地打开商业化层次。
这既是B站不断选择增长和突破的合理性原因,也是与视频供应链变化是动态互动的结果。
这个规律应用于每一个对于中视频有着追求的平台:平台有机会通过扩大视频供应链,增加内容供给以提升用户体量;用户体量又将决定商业化的路径、层次和天花板,决定MCN们对平台的后续投入兴趣;反之,这一些又决定了平台所能掌握的视频供应链规模。
这个供应链互动情况,最终可能决定了不同平台的不同未来。
文章来源: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