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火了,耽改之外,大众对于“新式武侠”的探讨声量,再次飙升。
尽管大众对于《山河令》中唯美风格的打戏,能否担得起“国风新武侠”之名褒贬不一,尚未形成统一口径。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式武侠”的确成为了武侠剧“自救”的重要方向。
近十年间,侠肝义胆、快意恩仇的武侠剧,似乎被大众所“抛弃”了。据骨朵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今,仅有70余部武侠剧上线,上新数量远不及玄幻、宫斗等热门类型。
虽说经典作品的翻拍仍能时不时地引发热议,但从舆论风向来看,基本都是被负面的声音挟裹着,且几乎没有热门作品产出。
新IP改编的武侠作品也未能击中年轻一代的受众,尽管不乏高口碑之作,但并没能达到破圈的量级。
有趣的是,这类剧集在宣发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打出了“新式武侠”的旗号,而其“新武侠”的点,囊括了女性江湖、糅合东方古典美学、平衡男女关系等多个细分的点。
不妨以此为节点,对新式武侠的内核,以及其对传统武侠的更迭进行纵深地探讨。
为何武侠会被遗忘?
从内容源头的维度看,当下市面上流通的武侠剧,主要有两种类型。
其一,是上文提到的经典剧作翻拍,这一类型基本被金庸先生的作品包揽了。其二,是对武侠类网文IP进行影视化改编,产出全新的武侠作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何武侠剧会陷入长期哑火的艰难境遇中了。
一方面,标杆在前,经典难以超越。另一方面,在“金古梁温”武侠的浸染下成长的武侠剧受众,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审美体系,而IP作者们虽然在网文圈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创作功力终究不能与金庸先生相比,在世界观的架构上也并未能生出新意。
同时,与其他类型的作品相比,武侠剧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存在的变量更多。除剧情编排、人物塑造外,打戏和特效的质量,甚至对于镜头和滤镜的使用,都成为了影响“江湖感”的重要因素。
刚刚过去的2020年,便是武侠剧“新老并存”的典型一年。其中要论声量最大的,还得属张一山版的《鹿鼎记》,豆瓣开分2.7,迅速引发全网热议,仅凭一己之力,迅猛地拔高了11月剧集市场的温度。
余下的皆为衍生自网文IP,以“新式武侠”自诩的作品,且对“新式武侠”的解读各不相同。
去年5月,由罗云熙、陈钰琪主演的《月上重火》上线,与传统武侠作品更多着墨于江湖传奇相比,《月上重火》注入了更多对情感细节的刻画。对“新式武侠”做出了“以甜暖的表现形式靠近观众,再进行价值取向和恋爱观渗透”的解读。
10月,改编自丁墨同名小说的《明月曾照江东寒》上线,对“新式武侠”做出了反套路设定、映射现实生活的解读。
12月,根据Priest小说改编的《有翡》正式上线,大IP、大平台、大体量投资,早在上线前就被不少人预测为年度爆款。其对“新式武侠”做出的“打造女性视角江湖”的解读,也颇有新意。但在剧情设计、制作、选角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还是没能为“新式武侠”争一口气。
从大众反馈声来看,这几部知名IP改编,班底阵容贴合年轻受众审美的“新式武侠”作品,在热度和口碑层面双双折戟,豆瓣评分均在及格线之下。且无一例外都被网友称为“披着武侠的外衣在演古偶”。
整体看下来,以当下所流行的甜宠、反套路爱情等元素,作为“新式武侠”的破题方法,似乎是行不通的。
武侠剧的嬗变
不妨从起源处探讨,大众钟爱何种武侠剧。
说起内地观众武侠剧的启蒙,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台剧。
彼时,“武侠界”人才辈出,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的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上个世纪武侠剧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以此为起点,TVB对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多部武侠小说进行了影视化的改编,且深受大众青睐。如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古龙的《小李飞刀》、《楚留香》、《绝代双骄》等,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等。几乎部部都达到了国民级的体量,受众辐射范围相当广。
千禧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武侠热”正式开启,2000-2010年成为了大陆武侠最风光的十年,产出了大量优质的作品。
如2001年的《武林外史》,2002年的《风云》《雪花女神》,2003年的《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2005年的《武当2》,2007年的《雪山飞狐》……几乎每一年都有爆款作品产出。
同时,也有《武林外传》《天下第一》等原创武侠剧的出现,对武侠剧的类型边界进行了全新的界定与探索。
从中也不难看出,大众对于武侠剧的审美是多元化的。除招式、内力、拳拳到肉的快意等传统武侠剧的呈现方法外,《武林外传》等剧所开拓出的喜剧武侠风格也深受大众青睐,时至今日仍被不少人奉为“神作”,甚至有1:1还原的线下客栈成为了旅游景点。
而当下对“新式武侠”的多种尝试均无功而返的原因,也逐渐清晰可见。重视探索契合新时代语境的武侠呈现方式,而忽视对内里侠义精神的塑造,便是其根源所在。
新式武侠的出路
什么是侠义精神?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纵马长歌、快意恩仇的江湖义气,家国天下的胸襟和格局是武侠剧的精神根基所在。以《武林外传》为例,虽然剧中做了大量喜剧化的处理,但所呈现出的,是嬉笑怒骂式的武侠精神。佟湘玉、郭芙蓉、白展堂、李大嘴、吕轻侯……各个都不是寻常人物,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风情。
而在当下的“主流”武侠剧中,大戏份的风花雪月、你侬我侬,常常不可避免地冲淡了那份侠肝义胆和家国情怀。这也是被批为“披着武侠的外衣演古偶”的根本原因所在。
2020年,在各大IP先后折戟的情况下,有两部武侠黑马杀出了重围。尽管在热度上,并没能达到破圈的量级,但在武侠受众内引发了不小的反响,豆瓣评分均在8.0之上。
其一,是一部小成本、新演员担纲主演的网剧《侠探简不知》。剧中,风云诡谲的江湖与烧脑推理实现了高度糅合,打戏也干净利落。在清一色的“同质江湖”中,凭借着独特的世界观和类型糅合,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深受观众青睐。
其二,是同样由新人挑大梁的《少年游之一寸相思》。与《侠探简不知》的新江湖不同,《少年游之一寸相思》在各个维度上都对标着传统武侠的质感。如在布景与打光上向老式武侠靠近,保留真是质感;打戏淡化特效痕迹,一招一式都清晰可见;塑造武侠群像,让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并行。
而这两部剧,在现阶段也可以代表“新式武侠”的两个方向。
其一,是对标传统武侠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保留武侠片的风骨与精髓,而后做出一定现代化的处理。在武侠片“断档”十年的情况下,对传统武侠的还原,不失为破题之法。
其二,是缔造新的江湖。武侠片没落的原因繁杂,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江湖太过“陈旧”了。虽有新的剧集在一直产出,但在江湖的架构上却并无新意,从而使武侠剧渐渐丧失了生命力。
但“新江湖”不等同于各种元素的乱入,上文提到过,当下流行的甜宠、反转爱情等设定,在武侠剧中都是水土不服的。从成功的案例入手,《侠探简不知》将当下流行的悬疑基调糅合进了武侠剧当中,这在2020年悬疑剧突起的市场大环境下,是相当利好受众的。豆瓣8.2分的好口碑,也证实了这一类型混合所具有的生命力。
眼下的爆款之作《山河令》也同样如此,在强调“国风新武侠”的同时,双男主的成长线塑造得也相当出色,耽改+武侠的新路子为两种剧集类型都带来了创作的新思路。
众多失败的案例已然证实,在武侠外壳下,注入新的内容表达来完成创新,是行不通的。而十五年前,《武林外传》喜剧+武侠的创新方式,在当下的语境中似乎仍然适用。
“+武侠”才是通往“新式武侠”的康庄正路。
文章来源:犀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