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2020资本围城:这个市场,影视公司想进去,综艺公司想出来
日期:2020-06-09 16:04:15 浏览次数: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文│ 星 星
    
 
“我就有点看不明白了,为什么影视公司又要入局综艺?”一位资深的综艺制作人发出感慨。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有不少影视公司都在和他们接触,表示想要做综艺节目,这让他们感到十分费解。
 
事实也是最好的证明,比如去年的《演技派》由银河酷娱和欢娱影视联合推出,正在热播的《向往的生活4》、即将播出的《未知的餐桌》背后都不乏影视公司的身影。当然他们有的是一直参与,也有一些是刚刚入局。近期慈文传媒联合东方卫视推出的舞蹈综艺《舞者》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0年我们继续加大了对头部综艺的开发力度。”慈文传媒副总裁赵斌告诉骨朵。
 
影视公司入局综艺的步伐好像开始加快了。
 
其实影视公司对综艺觊觎已久。2014年华录百纳收购蓝色火焰,掀起了影视公司入局综艺潮。而今年,在行业整体放缓、项目招商难、剧集回款慢的几层压力下,有着较短制作周期的综艺再次被不少影视公司盯上。
 
“既有拓宽自身内容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有通过综艺进一步释放剧集、艺人资源潜能的考虑。而综艺节目本身如果做好了,也是可以成为重要的IP源头,进行持续开发。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不难看出,慈文传媒对于综艺版块是充满期待的。与此同时,国内创新不足,观察类真人秀大行其道,综艺咖缺乏,一位资深的综艺制作人也觉得,拥有艺人的影视公司入局综艺会简单些。

\
 
值得注意的是,影视公司入局综艺的机遇真的又来了吗?综艺能够成为它的救命良药吗?而在入局后,综艺这个本身盘子就不大的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骨朵在与影视公司、综艺制作方、投资人的交流中发现,目前大家对于特殊市场环境下催生的这股风潮都有些拿不准儿,有看好的,也有担忧的。
 
 
影视公司入局综艺的8年故事
主动向被动的转变
 
“这个真的是很有意思的,纵向来看,综艺其实一直都贯穿着整个影视市场。”知名投资人曹海涛从光线传媒成立时便关注了综艺业务,而这些年他们也一直都在尝试。
 
影视公司入局综艺的苗头可以追溯到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出现。那时卫视还处于高光时刻,一剧两星的政策也并未实施,剧集争相抢在各大卫视播出。而在三集联播和独播模内容的催生下,2012年新播剧集数量达到了391部,这个数字是2009年的1.5倍,电视台购剧费用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卫视之间的收视竞争更加胶着,独播剧数量屡创新高,平台收视分流压力倍增,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收视率,平台不得不开始展开各类营销方式,也是在那时剧集营销的模式开始渐渐清晰了。
 
还不止于此,此时剧方至少要花费2000——4000万不等去博得一个漂亮的收视率,“这不是一笔小数字,但是也不敢不花,不然收视率真的很难看。”回忆起当时影视行业的乱象曹海涛依然记忆犹新,欧阳常林、张国立也曾多次在两会期间指出收视造假的问题。
 
彼时综艺市场的压力则要小一些。由于与卫视深度绑定,不同节目的风格也较为明显,因此综艺节目在收视率上不会有太多的偏差,而《中国好声音》 的出现更是将综艺代入了快车道,最后一期总决赛的平均收视达到了5.234,《中国好声音》 第二季的冠名费从原来的6000万一下上涨到2亿,制作公司灿星文从此打响了招牌。“那时候影视公司就对综艺蠢蠢欲动了。”一位资深的综艺制作人表示。
 
2014年—2016年是影视公司入局综艺的疯涨期。《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真人秀节目竞相出现,并屡创收视新高。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爸爸去哪儿3》《奔跑吧!兄弟2》的招商冠名费已经分别达到了5亿、2.16亿。邓超、杨颖等人更是实现了商业价值飞升,千万天价片酬被频频曝光,此时市场更加热闹了,到了2016年,综艺节目数量已经突破600档。
 
“那些影视咖放到综艺里面被大家看到了,综艺节目里面现金流速度也比影视剧快得多,所以很多的影视公司或者是一些投资方,就选择了综艺。”对于14到16年的这个疯涨期,综艺制作人岑俊义是这样理解的。
 
确实影视公司注意到了数字背后的利益。华录百纳、华策影视、北京文化、完美影视、华谊兄弟、引力传媒、唐德影视等公司都在加速布局综艺,取得的效果也还算不错,《旋风孝子》《跨界歌王》均收视率破1,为华录百纳在2015年贡献了2.28亿的营收,而这个数字已经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85.39%。
 
但好景不长,随着16年证监会禁止跨界并购,资金链受到了一些影响的影视公司步子开始放缓。而对于创意与体量的较高要求的真人秀节目风险不低,加上这个本身人才储备就不足的综艺市场,随着节目数量的增多,人员被极度稀释与消耗,最终大多数都落得了虽然节目在做,但播出效果却不如人意的表现。此时的资本市场也发现,综艺只是现金流速度快,但并不赚钱,最直接的体现便是,2017年蓝色火焰营收骤降21.15%,华录百纳对于综艺板块的热情也开始降低了。
 
影视公司入局综艺暂缓。
 
直到2019年至今,这一现象又凸显了出来,而且带有了更多被动的意味。疫情影响下开机数量减少、备案立项就需完成剧本创作、网剧备案数量屡创新低,这些都导致了影视公司项目缩减,而积压剧的上线虽然让影视公司得到了利好,但按照早前平均一年便能积压到6000多集电视剧的数量计算,留给每家清库存的机会并不多,而且这些积压剧往往都是打折出售,利润不高甚至是亏本上线。影视公司需要开拓其他业务。
 
“综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剧集业务局限,拓展渠道发展,增加变现空间。”这是赵斌和慈文传媒加码综艺的初衷,也是不少影视公司在当下看重综艺的主要原因。
 
不难发现,以前大多数影视公司都是在综艺市场一片热闹时选择进入,是主动多于被动的,而当下则是被动多于主动,他们希望借助综艺能够开拓出更多业务。
 
 
收购、参投到剧集延伸
合作的目的性、针对性更强了
 
被动入场下,影视公司将涉足何种综艺节目,他们之间又青睐什么样的合作方式?
 
在整理中不难发现,之前大多数影视公司都偏爱收购或者参投制作公司,比如华录百纳以约25亿元高溢价全资收购综艺制作公司蓝色火焰,华策影视投资天映传媒,新文化收购千足文化等,而这样的好处便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一整个综艺制作团队,盘子相对较大,推出的节目类型也更加多样。
 
2016年完美世界就参与了《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极限挑战2》等音综、竞技、喜剧等多个类型,2017年,又涵盖了慢综艺《向往的生活》、素人家庭真人秀《欢乐中国人》等综艺节目,赚足了眼球。
 
而华谊兄弟则是通过电影衍生模式进入综艺领域,比如打造与电影同名的真人秀节目《私人订制》,并通过向《奔跑吧!兄弟》输送邓超、郑凯、王宝强艺人,走出了一套明星驱动IP的模式,即将旗下艺人输送到各大综艺节目中,从而在该市场中分一杯羹。
 
但无论是何种方式,落实在综艺节目中都是比较宽泛的,而纵观从19年到现在的几档影视公司参与的综艺节目,不难发现,大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越来越强了。
 
慈文传媒倾向于台网联动的S级综艺,冲着全民性用劲儿。“我们都在努力试图打破某个垂直受众群体,创造一种全民文化精神享受的节目形态。现在打着“垂直”的节目太多了,反而这样的“全民”节目成为稀缺品。”赵斌说。而在未来,他们还要利用自己的剧集、艺人优势,采取定制化,可能会出现剧集延伸与专为某位艺人量身打造的综艺。”
 
而《演技派》与欢娱影视的合作便更为简单了。录完《火星情报局》,总导演胡明和于正在吃饭的时候,于正无意间提到自己想做一档表演类节目,于是两人便一拍即合,《演技派》诞生。
 
《向往的生活4》与完美影视的合作则相对特殊些。“完美影视与我们其中一个出品方鑫宝源有关联,他们参与了投资,但和我们内容制作没有直接关系。”总导演陈格洲告诉骨朵,而鑫宝源在《向往的生活》第一季便参与其中了。可见,该节目与影视公司的合作方式更应该划分到前几年入局潮中。
 
值得注意的是,综艺节目的数量呈井喷式发展,同质化现象与观众的口味的变化,让爆款综艺很难出现;而企业营销与广告展现方式也从硬广、软广发展到了如今直播、互动;在经济下行、招商难下,花式植入如何与内容进行较好的结合,保证内容与商业的平衡也成为综艺节目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今,综艺市场陷入疲软。但虽然入局很难,依旧未能阻挡越来越多人加入这个池子里,而且对于不少的影视公司而言,此刻他们投身综艺的目的性、针对性也更强了。
 
 
有优势却落地难
道阻且长,多元尝试罢了
 
“目前国内的综艺制作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化流程,资本和资源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而资本寻求肯定是强势互补的,制作方是排在后边被考虑的因素,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面对综艺创新的疲软,综艺咖数量少,只能靠艺人博取关注度,也让这位资深的综艺制作人考虑过要布局艺人经纪,而这也是所有的制作公司都在思考的。
 
如今灿星文化已经签约了包括吴莫愁、张碧晨、周深、苏运莹在内的162位艺人,而银河酷娱旗下的赵露思近期也是表现不俗。
 
一部综艺的诞生基本是要先确定好艺人和平台方,其次才是制作方,这让拥有着艺人资源的影视公司有着入局综艺的先天优势。但人间之光影业制片人黄奕为却觉得,只有小部分有资源有渠道的影视公司才可以做到加码综艺板块,特别是在当下受政策影响,影视公司入手娱乐性强的综艺也会有比较大的难度,现在大家一般是不会轻易涉及的。
 
今年2月,网综94条细则的出现立刻引发了关注,在露面的94条的内容中,涉及了才艺表演、访谈脱口秀、真人秀到少儿亲子、文艺晚会等各类网综节目的规范,并对主创人员选取、出境人员言谈举止、造型舞美、节目包装等不同维度都给予了关注,这无疑对综艺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当下招商疲软,制作方与品牌主也更加谨慎了,新综艺的落地变得更为艰难,大多数综艺制作公司在与不少影视在接洽后便没有了下文。灿星文化副总陆伟甚至表示近期没有与影视公司接触太多。
 
那些早前便对综艺板块有着浓厚兴趣并采取行动的公司,如今对于综艺的热情似乎也没有那么高了。在骨朵向华策影视进行询问时,并没有得到太多关于综艺的内容与布局信息,华录百纳近两年的综艺业务也是连年走低。尽管慈文传媒在今年投入了几档S级综艺项目,但他们也表示,目前综艺在整个业务占比中还算不上大。
 
综艺市场的盘子太窄,只能是企业的尝试?
 
“综艺的裂变性太强,创新性要求很高,它的盘子真的不大,每一个在里面的人都想跳出。”曹海涛是这样认为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至今为止没有一家能够单独凭借着综艺业务上市的公司。
 
早期包揽《鲁豫有约》《壹周立波秀》《超级演说家》等大型语言类节目的能量传媒,在当时拥有着陈鲁豫、周立波等明星大股东风光无赖,但其在2015年就谋求上市之路,但却始终没有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蓝色火焰也未能凭借自身能力上市,只能被华录百纳收购,今年阿里影业收购银河酷娱,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
 
“综艺没有多大市场,都是往娱乐集团去打。”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凭借着《娱乐现场》《中国音乐风云榜》等综艺节目起家的光线传媒,可谓是综艺市场中的老人,但如今它通过不断地做着扩圈运动,已经摆脱了综艺的标签。2015年光线传媒撤掉电视事业部,影视剧收入以占比高达90%以上的比例成为了其支柱产业,此外成立十月文化、彩条屋影业,向动漫与国产动画市场进攻,如今光线已经在剧集、电影、动漫、游戏等领域打得十分热闹,很多人也渐渐已经忘了这家公司的初衷是要做“像样的娱乐节目”。
 
而一直以综艺制作能力见长,并在综艺领域占据着一席之地的灿星,其IPO之路也是一波三折,不久前,在灿星再次向IPO发起冲击的招股书中也显示,灿星的业务触角除了原创综艺,还伸向了艺人经纪、版权业务方面,且这两部分的盈利能力具有不低的想象力。
 
受到疫情影响,在2020Q1,6600多家影视文化机构注销,25家影视行业的上市公司只有7家盈利,三大视频平台与六家影视公司发布联合倡议,唐德等影视公司寻求国资庇护,可见影视公司都在找救命稻草,但这根救命稻草是不是综艺还有待商榷。
 
这个市场,影视公司想进去,综艺公司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