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wen release
慈文发布 首页 > > 慈文发布 > 网娱大趴
文艺创作照进现实 | 访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
日期:2019-06-27 11:06:06 浏览次数:
在5月29日举行的“探索精品化和差异化之路——网络视听精品内容创作峰会”上,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马中骏从5G角度分享了技术对高质量视听内容的意义。
 
 
 
小满那天,我从上海早高峰一片红的高架桥上下来,在咖啡厅见到了《寻找朱莉美》影视项目的总掌舵人——著名出品人、国家一级编剧、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
 
 
 
马中骏简介: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先锋派戏剧的异类新秀,到跨世纪山河满屏红的武侠电视缔造者,再到今天影视产业多元、国际化的先驱者,马中骏总是站在人们视线最瞩目的地方,独具探索精神和商业智慧,却也不失一个文人的情怀。
 
 
 
马中骏曾凭借先锋意识话剧剧本《屋外有热流》蜚声中国剧坛,而后又创作了《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老风流镇》等极具影响力的话剧剧作,以及大热电影剧本《街上流行红裙子》和《海滩》,奠定了其文坛地位。90年代初,马中骏开始涉足影视制作领域,到目前为止已出品、制作各类影视剧作近百部,创作“流行的经典”是他的宗旨,早期的武侠剧像《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七剑下天山》、《小鱼儿与花无缺》等可谓引领了中国武侠剧的潮流;《五号特工组》、《青肓》开启了谍战剧的先河;近些年,电视剧《花千骨》、《楚乔传》,网剧《暗黑者》、《老九门》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热度。每一部大爆的影视剧背后,都凝结着出品人的心血,代表着他们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与考量。
 
 
 
5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当代原创小说《寻找朱莉美》上市了,责编从作家那儿得知,小说早前已被慈文传媒购走了影视改编权,因此通过作家约见了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先生,想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下《寻找朱莉美》的优势所在,聊一聊它能给大众带来何种启发与反思。
 
\
 
 
《寻找朱莉美》 连谏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5月上市
 
 
 
从内容简介上来看,《寻找朱莉美》似乎只是一部普通的悬疑推理小说,这类题材在市场上具有很多同类竞争品,大部分热衷此类题材的受众,会在看完简介的下一秒,就认为自己掌握了全局。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朱莉美》依然异军突起,成为了众多悬疑涉案题材的领跑者。
 
 
 
1. 买下《寻找朱莉美》影视版权的背景:什么样的一种触发,让马中骏毅然决定买下它。
 
 
 
据连谏自述,《寻找朱莉美》的主要情节虽很早就扎根在她脑海里,但完整作品还是属于在休斯敦的偶成之作。
 
 
 
“2018年4月,我去美国待了一段时间,美国的生活寂静空旷,还有无处着落的慌张和焦虑,而我自我抚慰的方式就是写作,为了逃避焦虑的追逐,我决定写个小说。男主人公意外成了杀人嫌疑犯,而唯一能证明他清白的人却碍于种种现实原因无法出面给他作证……这是《寻找朱莉美》这个故事的原始启发点,就着这个基础,我在阳光刚烈的休斯敦市开始了疯狂的奋笔疾书。我时常觉得,当我身陷困境,能拯救我的,唯有写作。”
 
 
 
马中骏坦言,确实只和连谏老师经过了非常简单的沟通,就达成了关于《寻找朱莉美》影视项目的合作。
 
 
 
“一早,我们就认识了连谏老师,有过一些交流,算是相熟了。她对我们很放心,认为我们能拍好她的作品,我们也很欣赏她。”基于这样的双向认可,马中骏说道,“在小说快写完的时候,连谏老师就给我发了信息,问我愿不愿意看,我说当然愿意,然后一看就被吸引了。”
 
 
 
一般一部小说作品确定影视化,按照正常的程序,会先到剧本中心进行评估,包括对作家、剧本都进行评估,但《寻找朱莉美》是由马中骏看过后,基于对内容的极力认可,反推到剧本中心的。
 
 
 
 
 
 
 
谈及买下《寻找朱莉美》的原因,马中骏表示,签下这个项目并非他一时冲动,甚至可以说,在最开始,马中骏就深知《寻找朱莉美》的改编难度。
 
 
 
“首先,涉案题材是不能上黄金档的,这类小说的市场渠道狭窄,一般评估会更小心一些;第二,这个小说涉及一定的官场内容,官场的背景又相对反面,这在改编中也存在一定难度;第三点,小说呈现出的主人公的抗争,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这样一种转变,这在小说写作上是可以的,但从影视剧中主角的塑造上来说,可能会使得主角的光明面不够。”
 
 
 
即便深知改编难度很大,但碰到优质的题材,马中骏当然不会放弃,反而会迎难而上。在聊到《寻找朱莉美》有哪些鲜明的特质打动自己的时候,马中骏展现出了出品人的敏锐度和专业性。
 
 
 
他认为,《寻找朱莉美》虽然作为涉案小说,但它并不是以血腥、暴力、悬疑见长的涉案小说,反而是这类题材里最充满现实主义力量、最能体现作家的现实主义态度,代表了其反思生活、观察社会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力作。
 
 
 
“我觉得这是我们看中它的第一要点。”马中骏非常肯定地说。
 
 
 
马中骏坚持的第二要点,就是这部小说的作者并不是以猎奇为长,而是以刻画人物、塑造人物为长;第三点,虽然小说不猎奇、不故弄玄虚,但它的悬念又设置得很好,作为小说来说是一部好小说,作为影视作品,也具备改编成爆款的潜质。是特别受剧方喜欢的。
 
 
 
“一口气看完了这部小说,我就在想,如何改编。所以我就马上打电话给她,我说,连老师,这部小说我们要了。然后,我才拿去进行评估。”
 
 
 
 
 
 
 
2. 题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题材里蕴含的丰富内涵,要能够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振。
 
 
 
在聊到是否被《寻找朱莉美》里的侠义精神所打动的时候,马中骏答道:“我们在《寻找朱莉美》中,最重要还是在寻找作家本身对于社会的观照、对于生活的观察,这样的一种现实主义的力量,才是我们最看中的。而作为主人公所具备的热情、正义、侠义、这都是东方美学的一种传承,其实不仅《寻找朱莉美》的主人公会有,其他小说的主人公也会有。而《寻找朱莉美》这部作品最难得的优点就在于,它在具备现实主义力量的同时,又兼具了很好的市场感。”
 
 
 
一直以来,慈文传媒出品的影视项目题材都是比较丰富的,无论是武侠、仙侠剧,还是悬疑、涉案、谍战类,抑或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公司都有所涉猎。在马中骏看来,题材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根据每一部作品所提供的实材,来探求原作本身的力量,并将其发扬,传给每一位受众。
 
 
 
在聊到《寻找朱莉美》是否触碰到了我们当下时代某些不能说的痛点的时候,马中骏笑了,“其实在当下,你是越来越可以说了,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例如对于黑暗势力的抨击,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对于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来说,我们需要掌握的,只是一个度,像对于权力与金钱的结合,肯定不会不能写、不能拍,但是要掌握好一种边界。”
 
 
 
他还提到,“像《寻找朱莉美》这类题材,在项目立项的时候就会受到关注,我们得去公安局做备案,提供剧本供审核。目前来说,都市剧占了播放总量的60%,《寻找朱莉美》在立项时不划归为都市题材,它在总局备案的题材是:涉案。但只要能真正把《寻找朱莉美》里对现实力量的观照体现出来,我相信,这也会成为一个爆款。”
 
 
 
悬疑涉案题材其实也一直是深受观众喜欢、受市场认可的题材,但是需要处理妥当,保证项目的顺利播出。就拿《破冰行动》来说,这个题材可能几年前就定下了,虽然到现在才播出与观众见面,可从市场的反馈来看,依旧不失话题度,这就说明大众对这类题材的热情和接受度都比较高。马中骏同时举了由《死亡通知单》改编的《暗黑者》为例,这部剧也比较难改编,它本身的感觉会比较重,一些场景、暴力的元素会令人感到压抑,最后通过对人物的改编,使得剧情氛围轻松了下来。
 
 
 
从小说的层面来谈,连谏老师的作品里经常充斥的对人性的窥视和悲悯,也使得《寻找朱莉美》这部小说更注重悬疑题材背后的人性。
 
 
 
连谏自己表示:“《寻找朱莉美》这部小说,看上去是情感嫌疑,其实它就借一桩命案,书写了三个男人之间的肝胆相照与情义。写完这个小说之后,我有种感觉,觉得我再也创作不出这种类型的小说了。我自己深深喜欢这个小说,喜欢它语言的干净明亮于浑然天成一样的自然,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这部小说里每一个人物在面对自己的时候,都坦坦荡荡,哪怕自己人性里的屑小,也绝不掩藏与粉饰。”
 
 
 
正如马中骏也认可的,好的剧作作品一定是能从活动的人物背后看到作家的态度,和社会的力量。对作家和影视改编者的要求就是要想清楚,透过这些人物想表达什么,传递什么,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现阶段,一般的剧只是完成了一个“好看”的任务。比如悬疑剧,就做到悬疑烧脑、把悬念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就好了。但我们还是希望能通过《寻找朱莉美》这部小说里人物的挣扎也好,搏斗、抗争也好,去传递出力量,这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优秀的导演、改编者、演员都要完成这个任务,这样才能跟受众发生共情力量,达到交流。”
 
 
 
所以要想作品能真正发出声音,好的创作团队非常重要。此前,马中骏也将《寻找朱莉美》给了国外的一些合作伙伴,对方也表示了强烈的兴趣。为了呈现好的作品,一些必要的等待是值得的。而在演员的挑选上,流量也并不是马中骏最看中的,他肯定了现在“流量逐渐向实力的倾斜,对艺人品质的要求更高”这都是好的改变。但他也认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些演员你一看到他,你就觉得是这个角色本身,这就对了。”马中骏在谈到《寻找朱莉美》项目进度的时候,这样说道。
 
 
 
 
 
 
 
3. 观众需要的作品不见得就是好的作品,影视作品永远缺“三好”题材。
 
 
 
在被问到“观众需要的作品,就一定是好作品吗”这样的问题时,马中骏立刻说道:“不见得。”
 
 
 
他补充说道:“我们不否认人性中有追求刺激的本能,这是一种正当的需求。但我们过多得去要求我们的作品起教化作用,这是存在问题的。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应该不仅给到你感官刺激和愉悦,同时还能给你留下思考,这就是作家对人性深度有所触及才能达到的。伟大的艺术家,都会下意识地去做这样的思考。”
 
 
 
“像西方一些国家,因为他们还是属于‘教堂底下的市场经济’,作为商业和文化的结合,他们的作品一定是会有人性的关爱和关照的,像《绿皮书》,虽然写的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但依然非常打动人。”马中骏在提到西方影视作品时,依旧关注着他们剧作作品里对人性和现实的呈现。
 
 
 
马中骏本身是非常有情怀的影视出品人,慈文传媒亦是有社会担当的企业,他们一直坚持的,也都是影视作品应该成为输出电影电视人价值观的渠道。在谈到传统和当下的关系时,马中骏表示,并不能说我们越来越拒绝传统和单一,而是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当下寻求创新和突破。
 
 
 
马中骏还表示,他们对好的剧作题材一直都有很大需求,何为好?“好的人物、好的题材、好的角度”,能达到这三者其一或其二,就可以进行改编了。
 
 
 
在说回《寻找朱莉美》的优势时,马中骏再次强调,这部小说很真实,真实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有很多出新意的地方,而且它涉及官场和社会层面的内容,也是其他作家不敢尝试的写法。连谏用举重若轻的笔调写很深邃刺骨的东西,令人佩服。
 
 
 
4. IP热是伪命题,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说到IP热的退潮,是否要求影视作品回归内容本身时,马中骏笑了。
 
 
 
“IP热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这要追溯到2015年我们推出的《花千骨》,大爆后一下引发了大量囤购网络文学作品的现象。”马中骏说,“但其实把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是古今中外历来有之的现象,像我们此前对张爱玲《半生缘》的改编、金庸武侠小说的改编,还有漫改作品《双响炮》,这是我们做了很多年都没有停止的事情。就2018年来说,播出的60%-70%都是改编作品,2019年依然如此,文学作品永远是影视改编的源泉,作家长期以往积累的对生活的思考,肯定是比一群人关在一个房间里凭空写出来的东西要更好。”
 
 
 
马中骏站在业内人的角度,为我们摘掉蒙在眼睛上的纱,他告诉我们,某部剧的大热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猛烈推动囤IP这个现象,但后遗症也一定会有的,当行业的泡沫慢慢被洗去后,那些不适合改编却被买回来的作品,就一定会被牺牲。
 
 
 
所以无论是外界环境如何变更,是变浮躁、抑或是被唱衰,只要影视从业人始终坚持着对作品内容的把关,就不用过多担心什么。
 
通过和马中骏先生的对谈,也对我们纸媒、图书出版人有所启发。
 
 
 
图书和影视在很多方面都比较相似,都有较长的制作周期,都需要作品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文学作品影视化是一种共赢,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重要素材库,影视作品又是文学作品更丰富直接的表现形式。但我们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现下特别快的节奏、特别多的平台、不断提升的大众审美的环境里,我们该如何突围?永远坚持“贴近受众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我相信在这一点上,做剧人和做书人是一致的。

作者:江晔 
来源:上海文艺出版社